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以劳育心 以爱传温——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指尖传温情 劳动促成长"主题实践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06 浏览量:

以劳育心 以爱传温——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指尖传温情 劳动促成长"主题实践纪实
教育是生命的彼此成全,而劳动正是连接书本与生活的桥梁。2025年春季学期,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25春年级部以"爱家,从指尖的温度开始"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同学们通过拖地、烹饪、整理书架等日常家务,在烟火气中感悟责任;通过端午包粽子等传统技艺,在指尖传承中厚植文化根基。这场以"爱"为底色的劳动课,让成长有了更温暖的注脚。

一、劳动教育:从"作业"到"生命印记"的蜕变
"拖净的地板、飘香的饭菜、整齐的书架"——这些看似平凡的家务,成为同学们特殊的"成长作业"。

  • 责任具象化:从被动完成到主动承担,学生用双手丈量劳动的价值。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当我把乱糟糟的书架整理成'彩虹梯'时,突然明白整洁的环境需要持续维护,就像爱需要持续传递。"
  • 感恩可视化:劳动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的温度。家长反馈中,"孩子第一次主动洗碗""周末承包了全家早餐"等细节,印证着教育从课堂向生活的延伸。

以劳育心 以爱传温——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指尖传温情 劳动促成长"主题实践纪实
二、厨房里的成长课:烟火气中的生命教育

1. 炒菜初体验: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
系上围裙、握紧锅铲,同学们在油盐酱醋中开启感恩之旅:

  • 技能突破:从笨拙切菜到精准控火,从番茄炒蛋的"黑暗料理"到色香味俱全的成品,每一次失败都成为进步的阶梯。
  • 情感升华:"原来妈妈每天做饭这么辛苦",这句朴素的感悟,道出了劳动教育最本真的意义——在付出中学会体谅,在创造中传递爱意。

以劳育心 以爱传温——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指尖传温情 劳动促成长"主题实践纪实
以劳育心 以爱传温——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指尖传温情 劳动促成长"主题实践纪实
2. 端午粽香: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当粽叶遇上青春,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技艺传承:从漏米到捆扎,从歪扭的"小馒头"到棱角分明的三角粽,同学们在指尖翻飞间触摸千年端午文化。
  • 文化认同:"棉线缠绕的不仅是粽子,更是对家人的祝福",一位同学在实践报告中这样写道。青绿粽叶成为文化基因的载体,让传统节日在劳动中焕发时代生机。

以劳育心 以爱传温——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指尖传温情 劳动促成长"主题实践纪实
三、教育本质:让爱成为生命的本能

这场实践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最好的课堂永远在生活里。当同学们用双手为家添一份温暖,他们收获的远不止劳动技能:

  • 习惯养成:日常家务的坚持,让"爱家"从口号变为本能;
  • 文化自觉:传统技艺的体验,让文化认同从认知升华为情感;
  • 生命成长:每一次弯腰拖地、翻动锅铲,都是对"责任"二字的生动诠释。

思路解析:

  1. 主题聚焦:以"劳动教育+情感教育"双线并行,突出"指尖温度"的核心意象;
  2. 结构分层:从日常劳动到传统节日,由浅入深展现教育维度;
  3. 素材整合:将拖地、烹饪、包粽子等具体场景,升华为责任、感恩、文化传承等抽象价值;
  4. 情感共鸣:通过学生感言、家长反馈等细节,增强真实性与感染力。

结语:
教育是慢的艺术,而劳动正是那把打开生命成长的钥匙。当"爱家"从作业变为习惯,从任务升华为本能,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子们已然明白:真正的成长,不在试卷的分数里,而在沾满烟火气的指尖温度中。愿这份温情,能永远传递在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点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