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 2025 年中秋“爱家实践”:少年以劳作传温情

发布日期:2025-10-10 浏览量:

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 2025 年中秋“爱家实践”:少年以劳作传温情
当桂香伴着秋风轻拂窗棂,中秋的月色温柔地洒落在寻常家园。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里,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 25 春年级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家实践”活动。同学们走出课本,走进厨房与家庭生活,以双手为笔、以劳作作墨,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与米面香甜中,书写对“家”与“传统”的全新理解。
厨房清洁:掌心触碰温热传承
厨房水槽边,泡沫飞溅,同学们专注地擦拭着中秋家宴后的锅具。在反复擦拭下,锅具渐渐锃亮,水珠顺着指尖滑落,于灯光下折射出细碎光芒。这场景宛如古籍里“妇姑荷箪食”的劳动图景,只不过如今同学们将“爱家作业”写进了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里。课本上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字,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掌心触碰到的温热,是烟火气里的真实传承。
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 2025 年中秋“爱家实践”:少年以劳作传温情
舂糍粑:协作延续团圆热闹

石臼旁,木杵一下接一下扬起又落下,“咚咚”声响里满是实在的烟火气。有同学跟着长辈学舂糍粑,木杵与少年的胳膊一同使劲,将糯米的黏香细细碾进每一次发力里。这份力道,藏着对团圆的期盼;这份协作,延续着过节时全家忙活的热闹劲儿。尽管活儿的种类或许变了,但用劳动为“家”添温暖的真心,从未改变。
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 2025 年中秋“爱家实践”:少年以劳作传温情
烘焙月饼:创意严谨融入佳点

烘焙台成了创意与严谨的舞台。同学们戴着透明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月饼压出玉兔纹样;秤盘里的馅料精准到克,模具上的花纹反复调试。他们把数学课上学的严谨、美术课里悟的巧思,都揉进了这块小小的点心。当烤箱飘出甜香,捧着亲手做的月饼时,他们才真正懂得:“团圆”不只是诗句里的意象,更是面团在掌心被温柔塑形的过程,是用心付出后收获的满满成就感。
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 2025 年中秋“爱家实践”:少年以劳作传温情
摆桌备餐:眷恋化作烟火温情

餐桌旁,刚摆好碗筷的同学望着满桌佳肴笑眼弯弯。这一桌子菜,每一道都浸透着家人的汗水:从清晨挑选新鲜食材,到反复清洗、精心烹饪,再到最后细心摆盘,每一道工序都是“爱家实践”的勋章。就像古人以佳肴祭月寄情,如今少年们用一桌热菜,把对家的眷恋变成了可触碰的烟火。团圆的滋味,不仅在舌尖,更在为家人下厨、为家付出的每一个行动里,踏实又温暖。
重庆市蜀都职业技术学校 2025 年中秋“爱家实践”:少年以劳作传温情
总结

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此次中秋“爱家实践”活动意义非凡。从文化传承层面看,它让同学们从文化的旁观者变成了传承的参与者,通过刷洗、舂捣、烹饪等具体动作,深入理解传统节日与家庭文化的内涵,使传统节日在少年们的实践中有了新的生命。从情感教育层面讲,活动以劳动唤醒温度,让同学们懂得“家”是需要双手经营的动词,节日是以劳动传递情感的契机,让“爱家”的模样在行动中定格。
对学生的具体收获
对于学生而言,这次活动收获颇丰。在实践技能上,他们学会了厨房清洁、烘焙等生活技能,提升了动手能力。在知识融合方面,将数学课的严谨、美术课的巧思运用到烘焙中,实现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重要的是,在情感认知上,他们深刻体会到为家人付出的快乐,懂得责任与热爱的意义,明白了团圆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通过实际行动去营造和守护的温馨氛围。
总之,这场“爱家实践”活动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同学们对“家”与“传统”的认知之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责任与热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