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如何定义青年?--重庆卫校

发布日期:2019-06-23 浏览量:

100年前
民族危难,风雨飘摇
青年学子振臂一呼,撑起时代脊梁
100年后
国泰民安,盛世强音
我们济护学子
又该如何重新定义“新青年”?

何为“青年”?
国务院将14-35周岁的定义为青年。
中国共青团将14-28周岁的定义为青年。
联合国将15-24周岁的定义为青年。
世界卫生组织将15-44周岁的定义为青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6-45周岁的定义为青年。
青年联合会将18-40周岁的定义为青年。
现在它不再是年龄的划定,更代表一种人生状态。一个人的头发会白、牙齿会掉,但这些却影响不了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影响不了充满热血、激情的生活态度。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它赞赏所有人都变得青春飞扬;它鼓励“青年”不仅成为一个名词,更成为一个形容词。重新定义青年,重新理解青年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重新思索,应该活出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
卫校
“青年”的出现
19世纪前,几乎不存在“青年”这个概念。中国古语一般称“少年”、“后生”、“郎”。俄罗斯语中的“年轻人”,意为没有说话权力的人。
在论资排辈、封建传统盛行的时代,“青年”是弱者的代名词。他们没有话语权,没有经济实力,没有社会地位。青年的所思所想,在当时无论正确与否,都会备受社会质疑。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青年”一词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它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在腥风血雨的年代,“青年”代表了一股新力量、新文化、新思想。它是动荡的社会里,那只积极推动文明向前的手,它总是与“进步”、“无畏”、“勇敢”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新青年时代”
21世纪的今天,世界又发生了变化。信息革命裹挟下的“地球村”,刷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青年们在互联网上创造的文化生活,成为市场和产业的领航标。
青年的话语权变得很大。他们作为独立的先行者,以自己的“亚文化”得到了主流社会更多的认可。全球化、信息化、草根化,让21世纪的青年前所未有的活跃。
2003 年8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的主题报告中,对新世纪青年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他说:“这是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训练有素的一代年轻人”,他们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潜力。青年已经是今天而不仅是明天的创造力量。他甚至建议,不要将青年人称作“明天的领导者”,而应该称之为“今天的伙伴”。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个独特的“新青年时代”诞生了。
卫校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满怀期望,期望青年人珍惜这个时代、担负起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卫校
青年关键词
奋斗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理想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
勇气
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
成长
压力是青年成长的动力,而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则可能是青年顶过压力、发展成才的重要支点。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的六点新要求
一、要树立远大理想
二、要热爱伟大祖国
三、要担当时代责任  
四、要勇于砥砺奋斗
五、要练就过硬本领 
六、要锤炼品德修为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我们济护学子怀自由之精神
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
请时代检阅
以青春之我
传青春之声音,创青春之中国
我们正青年,也必将始终年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