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达华被刺、李彦宏被泼水, 难道精神病伤人就没办法了吗?
发布日期:2019-07-24 浏览量:次
不少人心生疑惑:怎么又是精神病?难道精神病伤人就没办法了吗?
7月20日上午,香港演员任达华在广东中山参加一场商业活动时,突然遭遇一名男子近身行刺。据目击者称,任达华立即闪躲,但仍被刺伤,现场安保人员迅速将行刺男子抓获。
图片来源:网络
经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学专家对嫌疑人进行精神检查和初步医学诊断,伤人者存在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俗称“妄想症”)。
十几天前,百度CEO李彦宏在公开会议上被泼了一瓶矿泉水,舆论哗然。当时就有人说,这次泼的是水,下次会是什么?下次会是谁?不料一语成谶。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演员任达华在香港和内地拥有高人气,他的遇刺让人们倍感震惊。而从当时的视频来看,嫌疑人非常淡定地上台,在其追刺任达华过程中,后者用手阻挡、躲闪跑了一圈之后,保安才反应过来,将嫌疑人制服,会议活动主办方在相关安全保卫工作的漏洞备受质疑。
都是在公开的会议上,“受害人”都是公众人物,因为明星光环,两起案件的连锁反应非同一般。只是任达华被刺,更暴力更血腥,引发人们对公共安全的忧虑。
7月13日,微博博主@李亚玲在其社交媒体上公布,一名自称“国航监督员”中年女子大闹国航航班。随后网友曝光了这位牛女士闹遍“海陆空”公共交通的其他视频。
牛女士所到之地,无处不充满着其桀骜热烈的气息。周围乘客只能对其回应以无奈的眼神,但在精神科专家眼中,牛女士却是位可能正处在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期的病人,需要的不是被千夫所指,而是及时系统地治疗。
目前,任达华被刺一案嫌疑人陈某被采取强制措施,并被医院初步认定存在精神障碍。这让不少人心生疑惑:怎么又是精神病?难道精神病伤人就没办法了吗?
◆ ◆ ◆ ◆ ◆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精神病人因其无法自主管控自己的行为,属于无行为能力的或部分(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故在发病期间的伤害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这使得人们对任达华被刺案有很多背景、不定罪的猜测,另一方面也继续使得精神病人处于无人监护、无人担责的“漫游”状态。近年来,精神病人伤害案频发,降低了人们的安全指数,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安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就诊率更低。
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而这些病人往往乏人看顾,没有及时治疗,病情反复、加重,看上去正常不时犯病,埋下了社会隐患。
同时也有数据显示,一些发达国家的精神卫生投入占卫生总投入的比例达20%,而我国约为1%。如此微薄投入,不啻于将社会义务推给个人、家庭和单位,使其不堪重负,最终反过来伤害社会,形成恶性循环。
任达华被刺案,促使我们反思公共安全存在的短板、漏洞和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思潮此起彼伏,各类会议、大型活动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安保措施却依然处于一种麻痹、落后的状态,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相关单位要从此类案件中吸取教训,扎实做好活动组织安排工作,提高安保工作的思想意识与技术防控能力,补齐安全保卫的短板,及时、正确应对突发事件,杜绝安全隐患,避免不良影响的扩散。
站在更广博的视角来看,精神病人“漫游”,公共安全堪忧。
“任达华被刺案”是一个严重警告,大力增加相应的财政投入,加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筛查、管理和治疗,健全落实相关管理制度,让精神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监护和保护,完善对于社会救助对象的相关法规,强化对有关单位、个人的监督和法律追责,同时要注重社会成员的心理疏导及情绪纾解,保障社会公平,消除社会戾气,莫让又一个无辜的民众成为下一个受“伤”者。
◆ ◆ ◆ ◆ ◆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的雷正龙副局长今天(7月23日)表示,未来将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登记报告率、治疗率、规范管理率。他指出,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的认识,包括家属、患者本身对疾病的认识还不够,有些不遵医嘱,状况好一点就随便停药了,有些患者容易复发,所以要加强上述“三率”。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指出,因为精神障碍人群一定是全程的、综合的、长程的,甚至少数疾病是终身的治疗,所以不能仅仅满足于医疗机构的救治,一定需要加强社区的防治。
现在国家层面主要是强调三级防治网络建设,比如在三级医疗机构,重点的是处理严重、急性、疑难、复杂病例,而且要加快周转,缩短平均住院日。因为在医院住院时间越长,对患者的功能可能会有损害。
一般来说急性症状、阳性症状处置以后就应该及早回归社区。三级防治网络还应该有亚急性的残留症状的患者能够在二级医疗机构,短期的住院处理,随后回到社区,而不是直接回到家庭。
因为社区防治网络强调要在社区设立适合康复患者的各种机构,比如康复公寓,治疗旅店,患者俱乐部,集体公寓,庇护工厂等社区康复机构,而且应该按照社区和人口的分布密度以及本社区的患者人头数来确定相应的机构建设。
在这块我们叫网底,现在还不是完全能够做到可及性和便利性,但是国家已经在加强社区防治和康复机构的建设,经过康复功能的训练和相应的生活指导,人际关系技巧的建立,患者可以回到家庭,回到工作岗位、学习岗位上去。
上一条: 7月20日上午,香港演员任达华在广东中山参加一场商业活动时,突然遭遇一名男子近身行刺。据目击者称,任达华立即闪躲,但仍被刺伤,现场安保人员迅速将行刺男子抓获。
图片来源:网络
经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学专家对嫌疑人进行精神检查和初步医学诊断,伤人者存在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俗称“妄想症”)。
十几天前,百度CEO李彦宏在公开会议上被泼了一瓶矿泉水,舆论哗然。当时就有人说,这次泼的是水,下次会是什么?下次会是谁?不料一语成谶。
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演员任达华在香港和内地拥有高人气,他的遇刺让人们倍感震惊。而从当时的视频来看,嫌疑人非常淡定地上台,在其追刺任达华过程中,后者用手阻挡、躲闪跑了一圈之后,保安才反应过来,将嫌疑人制服,会议活动主办方在相关安全保卫工作的漏洞备受质疑。
都是在公开的会议上,“受害人”都是公众人物,因为明星光环,两起案件的连锁反应非同一般。只是任达华被刺,更暴力更血腥,引发人们对公共安全的忧虑。
7月13日,微博博主@李亚玲在其社交媒体上公布,一名自称“国航监督员”中年女子大闹国航航班。随后网友曝光了这位牛女士闹遍“海陆空”公共交通的其他视频。
牛女士所到之地,无处不充满着其桀骜热烈的气息。周围乘客只能对其回应以无奈的眼神,但在精神科专家眼中,牛女士却是位可能正处在双向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期的病人,需要的不是被千夫所指,而是及时系统地治疗。
目前,任达华被刺一案嫌疑人陈某被采取强制措施,并被医院初步认定存在精神障碍。这让不少人心生疑惑:怎么又是精神病?难道精神病伤人就没办法了吗?
◆ ◆ ◆ ◆ ◆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精神病人因其无法自主管控自己的行为,属于无行为能力的或部分(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故在发病期间的伤害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这使得人们对任达华被刺案有很多背景、不定罪的猜测,另一方面也继续使得精神病人处于无人监护、无人担责的“漫游”状态。近年来,精神病人伤害案频发,降低了人们的安全指数,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安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就诊率更低。
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而这些病人往往乏人看顾,没有及时治疗,病情反复、加重,看上去正常不时犯病,埋下了社会隐患。
同时也有数据显示,一些发达国家的精神卫生投入占卫生总投入的比例达20%,而我国约为1%。如此微薄投入,不啻于将社会义务推给个人、家庭和单位,使其不堪重负,最终反过来伤害社会,形成恶性循环。
任达华被刺案,促使我们反思公共安全存在的短板、漏洞和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思潮此起彼伏,各类会议、大型活动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安保措施却依然处于一种麻痹、落后的状态,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相关单位要从此类案件中吸取教训,扎实做好活动组织安排工作,提高安保工作的思想意识与技术防控能力,补齐安全保卫的短板,及时、正确应对突发事件,杜绝安全隐患,避免不良影响的扩散。
站在更广博的视角来看,精神病人“漫游”,公共安全堪忧。
“任达华被刺案”是一个严重警告,大力增加相应的财政投入,加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筛查、管理和治疗,健全落实相关管理制度,让精神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监护和保护,完善对于社会救助对象的相关法规,强化对有关单位、个人的监督和法律追责,同时要注重社会成员的心理疏导及情绪纾解,保障社会公平,消除社会戾气,莫让又一个无辜的民众成为下一个受“伤”者。
◆ ◆ ◆ ◆ ◆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的雷正龙副局长今天(7月23日)表示,未来将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登记报告率、治疗率、规范管理率。他指出,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的认识,包括家属、患者本身对疾病的认识还不够,有些不遵医嘱,状况好一点就随便停药了,有些患者容易复发,所以要加强上述“三率”。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指出,因为精神障碍人群一定是全程的、综合的、长程的,甚至少数疾病是终身的治疗,所以不能仅仅满足于医疗机构的救治,一定需要加强社区的防治。
现在国家层面主要是强调三级防治网络建设,比如在三级医疗机构,重点的是处理严重、急性、疑难、复杂病例,而且要加快周转,缩短平均住院日。因为在医院住院时间越长,对患者的功能可能会有损害。
一般来说急性症状、阳性症状处置以后就应该及早回归社区。三级防治网络还应该有亚急性的残留症状的患者能够在二级医疗机构,短期的住院处理,随后回到社区,而不是直接回到家庭。
因为社区防治网络强调要在社区设立适合康复患者的各种机构,比如康复公寓,治疗旅店,患者俱乐部,集体公寓,庇护工厂等社区康复机构,而且应该按照社区和人口的分布密度以及本社区的患者人头数来确定相应的机构建设。
在这块我们叫网底,现在还不是完全能够做到可及性和便利性,但是国家已经在加强社区防治和康复机构的建设,经过康复功能的训练和相应的生活指导,人际关系技巧的建立,患者可以回到家庭,回到工作岗位、学习岗位上去。